寫在開頭
就在前段時間,英特爾終于揭開了其全新Lunar Lake移動處理器的細節(jié)面紗。不少玩家應(yīng)該已經(jīng)見識到它的厲害了,無論是性能、還是功耗,都相當出色,核顯表現(xiàn)更是直接追平了隔壁AMD!不過,臺式機玩家應(yīng)該更關(guān)注的是全新的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的表現(xiàn),現(xiàn)在它來了!
就在剛剛,英特爾如期發(fā)布了全新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,我們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,下面就跟隨我們的視角,一起開箱看看新處理器究竟怎么樣吧!
開箱賞析
首先,包裝箱還是一如既往的大,內(nèi)部的保護措施也相當?shù)轿?,四角均被固定住,為的就是防止快遞暴力運輸。
繼續(xù)拆包裝,我們本次上手的是媒體版,因此在外包裝上會與零售版本有些區(qū)別。據(jù)說這次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會換新包裝,還是非常期待的。
取出內(nèi)部的包裝盒,過往的包裝都是長方形的盒裝,這次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的包裝盒更像是一個臺階,寓意著新的處理器將在各方面都邁向一個新的階段。
開啟包裝,盒子設(shè)計相當帶感,左側(cè)是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的渲染圖,右側(cè)則寫著“Made to Game. Ready for Anything”的字樣,專為游戲而生。并且還專門在包裝上開了鏤空,進一步加強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辨識度。
繼續(xù)揭開包裝,總算是能夠見到處理器了,我們本次收到的為英特爾酷睿Ultra 9 285K以及英特爾酷睿Ultra 5 245K,其實就是原來的i9跟i5。
除此之外,包裝內(nèi)還有一塊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的規(guī)格介紹圖,英特爾還很細致的將其用亞克力板進行封裝,不得不說整個開箱非常的有儀式感。
規(guī)格介紹
首批處理器,還是老樣子,英特爾只推出K和KF系列處理器,不過與以往還是有些小小的不一樣。這次只有酷睿Ultra 9 285K、酷睿Ultra 7 265K、酷睿Ultra 7 265KF、酷睿Ultra 5 245K和酷睿Ultra 5 245KF共五款,酷睿Ultra 9 285K沒有不帶核顯的KF版本。
新處理器的架構(gòu)進行了大改,還是大小核設(shè)計,不過原本13代、14代酷睿上的P-Core和E-Core分別升級至新的Lion Cove和Skymont架構(gòu)。其中本次的旗艦型號英特爾酷睿Ultra 9 285K為24核24線程的規(guī)格,其中P核基礎(chǔ)時鐘頻率3.7GHz,Boost頻率5.7GHz,而基于 Skymont架構(gòu)的E 核,基礎(chǔ)時鐘頻率3.2GHz,睿頻4.6GHz,除此之外,這代處理器還擁有36MB的L3緩存,L2緩存也達到了40MB,總計76 MB 的緩存池,性能表現(xiàn)令人期待。
英特爾酷睿Ultra 5 245K處理器則搭載6個性能核心和8個能效核心,為14核心14線程設(shè)計,標配24 MB三級緩存和26 MB二級緩存,共計50 MB緩存池。相比上代i5-14600K來說,緩存提升幅度巨大。另外,這款處理器的P核基礎(chǔ)時鐘頻率為4.2GHz,E核基礎(chǔ)時鐘頻率為3.6GHz,P核睿頻可達5.2GHz,E核睿頻則是4.6 GHz,與上代差距類似。
而英特爾酷睿Ultra 7 265K則是此次的次旗艦,擁有20個核心、20個線程,其中8個為P核,其基礎(chǔ)時鐘頻率為3.9 GHz,睿頻為5.5 GHz,剩下的12個核心則是E核,E核的Boost頻率能夠達到4.6GHz,與酷睿Ultra 9一致。緩存方面,這顆處理器配備了36MB L2緩存與30MB L3緩存,L2相比上代多了8MB。
另外,上面還提到本次的酷睿Ultra 7以及酷睿Ultra 5還提供不帶核顯的KF版本,規(guī)格上與帶核顯的K系列一致,僅核顯區(qū)別。其中K版本標配了Alchemist架構(gòu)的Xe-LPG GPU,支持最多4個Xe內(nèi)核,要說性能提升,那肯定比之前的UHD770要好上不少,終于不是亮機卡了。
除了硬件規(guī)格有升級,新款處理器外觀上也有一點點變化。這里以英特爾酷睿Ultra 9 285K與英特爾酷睿i9-14900K為例。首先,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新處理器的頂蓋尺寸比上一代要大了一些,上面的絲印倒是大差不差,不過是改了命名。
翻轉(zhuǎn)到背部就能更直觀的看出新處理器的不同了,新的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換用了新的接口,LGA 1851接口整體上接近于上代的LGA 1700,最大的變化就是接觸焊盤的凸塊數(shù)量從1700增加到1851個,同比增加了9%。不過插槽本身的尺寸并未發(fā)生變化,依然為 37.5mm×45mm。
這些變化主要旨在提升處理器的I/O能力,根據(jù)LGA 1851的針腳定義可知,新的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端處理器支持16條PCIe 5.0通道,CPU提供,由獨立顯卡使用,其次還有4條PCIe 5.0以及4條PCIe 4.0通道由IO模塊提供。芯片組則支持14條PCIe 4.0通道、10個USB3以及13個USB2,其中PCIe通道可拆分用于不同數(shù)量的SATA、GbE。
Copyright 2024 //m.feilys.com/ 版權(quán)所有 浙ICP備16022193號-1 網(wǎng)站地圖